“同学们好,今天这节语文课的课前展示由我们第七组负责主持,请大家做好准备!”
上课铃刚刚响过,一名女同学早已站在了高二·一班讲台的正中央,悦耳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,好似百米赛跑发令枪发出的清脆枪声。
本节课课前展示内容:第二单元,古文释义、通假字及文学常识,每小题分值2分。
主持人提出必答题:“提问!”,“请第三小组英语科代表回答!”,“本组有没有补充?”,“回答正确,请坐!”……随着记分员在黑板一侧登记分数,一道道必答题已被各小组迅速、清晰、流畅地完成。必答题板书部分,主持人当堂批改并根据答题质量给出得分,记分员将分数累计到各自小组。
抢答题环节:同学们屏息倾听,生怕漏掉半个字,以便做出迅速反应。主持人话音未落,很多同学的手臂已高举过头顶,“请第五小组组长回答!”,“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?”……随着主持人一道道抢答题的快速给出,同学们的手臂齐刷刷地在教室里高高举起,一次又一次,迅捷而整齐。
感受:学生独立、自主地完成展示环节,“我的课堂我做主”,这样既转变了教的方式,也转变了学的方式。通过小目标的达成,通过及时赋分、及时奖励,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尝到学习的甜头,收获成就感。
“本节课课前展示到此结束,下面请老师上课。”
赵老师走上讲台,板书新授课题: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 作者契科夫
同时,他在“人”和“套子”的下面分别标注了重点号,并从“小说的三大要素”入手进行本堂课的第一次发问。
同学们课前已进行预习,迅速地做出了回答,老师快速板书:
1、小说的三大要素:人物、故事情节、环境
2、人——别里科夫
3、套子<有形的、无形的
这时,赵老师在黑板正中再次写下“有形”、“无形”两个词汇,对同学们进行第二次深入发问:“那么,别里科夫身上究竟有多少个套子呢?有形的套子具体有哪些?无形的套子又有哪些?请同学们找出来写到黑板上。”
此刻,教室里静静的,同学们在阅读、在思考,一边看书一边做着标记,细心找寻别里科夫身上的各种套子。
感受:通过设问直接引导学生过渡到下一步内容的学习中,学生带着“找套子”的问题情境第一次进入文本学习,初步感知人物形象,环节设计匠心独具。
“找到答案的同学,请自由起立,到黑板上写出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。”
此时静静的教室依然安静,只见一个同学默默站起,走向讲台,快速板书后走回座位,又一个同学默默站起,走向讲台,快速板书……
“好,还有没有呢?继续补充答案。”
“大家仔细看看,这些已写出的“套子”有没有不正确、不准确的地方?谁还能更正、调整?”
越来越多的学生默默起立,走上讲台……同学们一个又一个、一个接一个地不断穿梭于讲台与座位之间,瞬间,教室里恍惚出现了几条流动的小溪,随着小溪欢快的流淌,越来越多的“套子”已然呈现在黑板上。
感受:课堂如此安静,又如此自由、有序,难得一见,这样一种良好的课堂秩序、互动模式并非一日两日所能形成。课堂上没有为维持纪律而进行的课堂组织管理,有的只是对教学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学生适时的引导、鼓励、点拨和帮助。
就学生板书的多个“套子”,赵老师一边批改一边讲解,并进一步引导大家进行评判、纠错,最后进行每个正确答案赋值2分的加分统计,分别赋分给八个小组。
感受:这一教学环节着力关注的并不是结论,而是得到结论的过程。寻找、比较、评判的过程,其实就是一个对人物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体悟过程。
紧接着,赵老师通过追问,第三次提出问题:“别里科夫从衣着、言行到思想都装在套子里,那么他这样的人也会恋爱吗?对于他,恋爱会不会也是一种套子?”
有的学生沉默,有的点头,还有人发笑。学生再一次驻足文本,并进行分组讨论探究,合力解开谜题。
感受:通过追问,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,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迈进。通过探讨,分析人物之间的性格矛盾、性格对立,正面深入解读人物形象。
赵老师继续提问,这第四轮的连连发问是针对各小组直接进行的:
“第四组的问题是:为什么他躲在套子里?装在套子里的原因何在?”
“第五组的问题是:别里科夫是怎样死的?请推测他的死因。”
“第六组的问题是:性格是如何刻画的?别里科夫的性格是怎样的?”
“第七组回答:作者契科夫是用什么手法写别里科夫的?”
“第八组回答:是不是别里科夫辖制了我们?”
学生第三次进入文本学习,在感受、分析的基础上,进行概括。老师评析、指导、加分。
感受:对问题的逐一剖析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,既提炼了课堂学习的流程,又明晰了此类小说把握人物和主题的途径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,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养成,注重积累与梳理。
赵老师板书“装”、“钻”、“锁’”三个字,进行第五次发问,引发学生探究:
“课题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当中的‘装’字换成‘钻’、‘锁’行不行?”
师生进行比较、分析:‘钻’表主动、‘锁’表被动,而‘装’既有主动又有被动,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既有自身原因又有沙皇**的大历史背景,理解**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,从而深刻地领会小说的主题。
感受:抓住一个“装”字,此处比较分析手法的精妙穿插,将学生无意识的思维习惯提炼到科学方法的高度,任务设置有力、有法、有效。
这一次,赵老师在黑板上纵向板书:
蠢
坏
死
之后,马上进行第六次发问,提出了本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:“别里科夫真的死了吗?”
学生第四次进入文本,将目光聚焦到小说的结尾,分析:别里科夫最终没有死,因为还有很多很多别里科夫。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别里科夫,而是指向沙皇**;别里科夫也不是个别的现象,而是一类人。
感受:回扣文本,更具匠心。注重启发、延伸、提高,阅读分析及学生活动立足文本语言,章法分明。
下课铃响,赵老师留课后思考题:“别里科夫不死行不行?”
感受:教学思路清晰,教者巧妙地将课前预设的若干问题穿插于教学环节中,通过“问题导学”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,进而完成阅读理解的教学内容,师生的文本解读如庖丁解牛,轻而巧地将诸多难题一一化解。老师与学生敞开心扉,彼此信任,学习氛围和谐真诚,师生交流民主平等,思维活动积极活跃,教学任务的完成可谓活水入渠,水到而渠成。
后记:
赵景军老师是高二年部副主任,也是高二·一班的班主任。
初入高二·一班,教室内的一大景观令人过目难忘,油然而生一种感动。整个教室到处都贴满了荣誉证书:靠门一侧的整面墙上、靠窗一侧的墙垛上、教室后墙板报栏的上方、教室前面黑板的正上方及右侧方……抬头看,教室屋顶的两个横垛也贴上了不少。
细看,荣誉证书上面的奖项五花八门、各具特色,有三好学生、四星级学生、大榜第二名、化学状元、生物榜眼、语文探花、学习进步之星、最高智慧奖、最佳科代表奖,有小组总评第三名、个人总评第四名、进步最大奖、总评进步之星、体育风尚奖、做操规范奖、走步规范奖、走步提高奖,还有特殊贡献奖、拾金不昧奖、教室美容师称号、吃苦耐劳奖、最佳仪表奖……
有一个最具创意、让人意想不到的奖项,而且是所有证书中唯一的一个——未雨绸缪奖。原来这名同学被组长记名之后,课间第一时间找到老师索要罚写题单,主动要求罚写,为肯定和鼓励他这种早为之所的意识和行为而为其颁发了“未雨绸缪奖”。
所有的荣誉证书都是同一大小、同一款式,颜色是一样的淡红色。一眼望去,满墙证书,满屋暖红,窗外虽是冰雪寒冬,教室内却格外温暖而热烈,仿佛春天已然临近,仿佛置身烂漫的花海,心情不由得荡漾,人也变得清新、蓬勃、阳光起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