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,赵小亭父母手捧女儿的骨灰和遗像抵达江苏如皋。当日,载有女大学生赵小亭骨灰的灵车驶抵其家乡江苏如皋,近万名市民自发迎接赵小亭魂归故里。7月12日,年仅20岁的武汉大学2008级本科生赵小亭在贵州贵定县乡村支教时被滚落的山石砸中,不幸遇难。7月27日,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学联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追授赵小亭“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”称号。新华社发(孟大庆 摄)
铁轨延伸的尽头,是通往三吴大地的开端。乘着这条铁轨从云贵高原东下的赵松高,紧抱着女儿的遗像。踏上这处处是关于女儿回忆的土地,无异于踏入一片伤心太平洋。
远赴贵州支教的武大学生赵小亭,将最美好的年华永远留在那片土地。昨日,经过28小时、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,小亭的亲人们将她带回江苏如皋,带回到天使的故里。
赵松高望着车窗外——昼夜更迭,他长时间地保持这个姿势——陷入沉默。古人云:“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女儿成长的一幕一幕,贵州祭女的悲情伤痛,以及近在咫尺的故乡,或许已在他心中交杂成难以况味的乡情。
这时,吴地旷野伸展开她宽阔的胸怀,将天使拥入怀中。
当K112次列车缓缓停在上海南站,站台上出现家乡父老的身影。看到他们打出的“小亭,家乡父老欢迎你回家”的横幅时,赵松高、陈建华夫妇放声痛哭:“女儿,我们回家了!”(文:荆楚网)
捧着爱与痛,穿越万水千山
不忍看你灿烂的容颜
昨日下午2时,K112次列车距上海南站已是咫尺之遥。
前日上午10时13分,列车从贵阳开出,疾行一夜后,满眼不再是绵绵青山,护送小亭回乡的亲人队伍,离吴侬软语的山水又近了一程。
赵松高和陈建华依然沉默着。赵松高有时低着头,有时心事重重地看向窗外;陈建华则把头倚在手肘上,眼眶红肿。昨日凌晨2时,疲倦的赵松高头挨着小亭的遗像,沉沉睡去。
昨日上午11时许,本报记者上网浏览关于小亭的新闻报道,小亭的大伯、舅舅、姑父等人立即围了上来,“中央电视台播了我们小亭的消息?”“北京卫视也放了?”“这是你们的报道吗?”
赵松高也缓缓站起,撑着座椅盯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。看到新闻视频中出现女儿的笑脸时,他一下子又跌坐下去,不一会儿传来轻轻的啜泣声。
几位亲戚无声散开。小亭的舅舅陈传平低下头,悄悄地抹眼泪;陈建华没敢过来看,已经在另一排座位上咬着嘴唇哭,小亭的表姐陈翠亭紧紧抱住她安慰。
贵州的大山虽然远去,但对小亭的爱与痛,却在他们的身上如影随形,从未远去。
而与此同时,一支迎接的车队,载着如皋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谢新民等40多名家乡父老和10多家媒体记者,已抵达上海南站。他们将在这里,让小亭的亲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家乡的温暖。